close

這個昔年美國實力最雄厚、名號最響亮的銀行集團「花旗集團」(Citigroup),為何會落到考慮分割出售、全盤易主、政府紓困的地步?人謀不臧與制度失靈顯然是最主要因素。花旗領導階層長期誤判市場情勢、盲目追求獲利、輕忽風險管理,終於在去年爆發的次級房貸狂潮中滅頂。縱觀花旗盛極而衰的過程,有兩個人最是難辭其咎:前任董事長魯賓與前任執行長普林斯。

照理說像花旗這等規模的銀行,應該不至於讓單一高層主管隻手遮天,風險經理人(risk manager)應該會嚴格監督,防範膽大妄為的投資或借貸行為。然而花旗內部人士指出,集團的風險管理機制並未真正落實,而且許多風險經理人與交易部門主管交情匪淺,往往怠忽監督職守。花旗風險部門前任主管布許奈爾與馬赫拉斯正是多年好友......【深入閱讀: 花旗風險管理失控 已經與美國政府申請救援
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watialab 的頭像
watialab

DIGIURLIVING! WATIA

watiala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